400-9988-666

冠领律师代理河北承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,委托人终获无罪

2025-08-06 09:42:57
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
阅读:16


2023年7月,一场大雨过后,河北承德某处度假山庄被山林间的清新空气笼罩。从客房向外眺望,草木葱茏,满目青翠。此时的山庄无疑是度假放松的理想之所。但亲自投身于山庄建设的老板郑砚柏(化名),却没有闲暇去感受这份闲适。他惦记着通往南侧山坡客房的山间小道,想着那里肯定又因下雨变得泥泞难走了。

其实,对他而言,修建一条小道并非难事,真正让他顾虑的是这片山林地的属性林地属于农用地,改变用途或占用需经过审批。自经营这家度假山庄以来,他始终在积极沟通相关审批事宜,只是过程并不顺利。

冠领律师代理河北承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,委托人终获无罪

2005年,他从某林场租赁了这片山林地,随即启动山庄的规划建设。为修建景区入口简易餐饮棚和临时办公用房,他经多次沟通拿到了短期临时用地批文;对于景区庙宇等相对固定的建筑,从规划初期开始,他就持续向有关部门提交审批材料,一遍遍补充说明,只是这些申请未得到明确回应。

这些年,他小心翼翼地推进建设,陆续修建了金龙雕像、景区庙宇等设施。期间,有关部门也曾询问过用地情况,因占用林地面积未达刑事立案标准,事情最终平稳过渡。此次面对泥泞小路的问题,郑砚柏慎重思考后,决定从山沟搬运石板简单拓宽道路,且不硬化地面。施工半个多月后,石板路顺利完工,可看着钩机作业后拔除的部分林木,他心里还是掠过一丝不安。

果然,不久后,公安机关因钩机作业对地表改变较大介入调查,工人和钩机师傅也被传唤作证。随着调查范围扩展到景区所有建设,鉴定机构认定:郑砚柏经营期间共使用林地5.41亩,其中重点公益林5.19亩,商品林0.22亩。

2024年8月,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郑砚柏提起公诉;同时推动制定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恢复方案,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要求他承担生态环境恢复费用及方案编制费用。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,让郑砚柏家乱作一团。他的妻子四处打听后找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,律所指派诉讼经验丰富的郑俊霄律师代理此案。

冠领律师接案后,了解到案件涉及刑事、民事及有关用地审批的行政问题,颇为复杂,第一时间申请会见郑砚柏,详细了解案情并收集证据,为庭审做足准备。

庭审当天,检察官出示的林权证书显示,涉案地块全在防护林范围内,属重点公益林。公诉人着重强调5.19亩重点公益林这一数字,并认为“被告人明知是林地却持续建设,主观恶意明显”。

冠领律师代理河北承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,委托人终获无罪

对此,冠领律师有力辩驳:经查在案证据,郑砚柏自2006年开始建设景区是基于与林场签订的协议,并非在无任何前提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林地,主观上不存在故意违反土地管理法规、追求农用地被占用毁坏的结果,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。而且签订协议后,他还为部分地块主动办理过临时占地手续,可见主观恶性不大。

此外,部分林地虽已灭失,但仍具备林业生产种植条件,且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恢复方案中并未涉及这部分土地,说明其占地行为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。综合考虑其使用林地的面积、用途、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,其情节显著轻微,社会危害性未达到应受刑事处罚的程度,不宜认定为犯罪。

最终,法院作出判决:认定郑砚柏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,不构成犯罪,使其免于刑事处罚;同时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,罚款25350元(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2350元及方案编制费3000元)。

经历这场风波,郑砚柏深刻认识到,在山林地的开发与利用中,合规审批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即便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经营山庄、便利游客,也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审慎推进。对于法院判决的民事责任,他坦然接受,及时支付了相关费用。他说,这不仅是对生态保护的一份担当,更是对自身行为的一次警醒,未来经营中定会更加注重合法合规,让度假山庄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持续发展。

判决书

判决书

撰稿人:姚晓婷

审核主编:董振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