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23 16:49:44
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
阅读:17
“都过去十几年了,早过诉讼时效了,你爱告就告!”看着被拉黑的微信界面,林燕心凉了半截。45万,那是她攒了好几年的全部积蓄,当年出于信任借给相恋男友张俊鹰买房的钱,如今却成了一笔“说不清道不明”的糊涂账。
时间拉回到2012年的春天,林燕与张俊鹰相恋刚满一年,感情正浓。一天,张俊鹰说看中了北京丰台的一套房,可首付还差一大截,话里话外满是为难,随后便话锋一转说道:“宝贝,你能转给我点吗?放心,这钱我肯定还你。”
后半句像一颗定心丸,戳中了林燕心底对这份感情的所有信任。她没提写借条的事,在当年下半年,先后三次给张俊鹰转去15万、20万、10万,共计45万元。可这份期待,终究成了泡影。几年后两人分手,当林燕第一次提起还款,张俊鹰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“什么借钱?这是你自愿资助我的!”
他矢口否认借贷关系,甚至颠倒黑白地说钱款早已用于“共同生活”,更以“过了诉讼时效”为由,彻底拉黑了林燕的联系方式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没有借条、时隔十几年、对方恶意赖账,三道坎像巨石一样压在林燕心头。2025年2月,抱着期望,林燕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。史艳柯律师、韩蒙蒙律师接受律所指派代理本案。
刚坐下,林燕就红着眼眶将转账记录和保存多年的聊天截图推到律师面前:“律师,他当年明明承诺会还,怎么能说赖就赖?这可是我的血汗钱啊!”
安抚好林燕的情绪后,冠领律师立刻投入案件梳理,很快锁定了本案的两大核心症结:一是如何证明45万元是“借”而非“赠”(即“借贷合意”);二是如何反驳对方“诉讼时效已过”的狡辩。针对“无借条”这一最大短板,律师团队迅速制定了“以间接证据筑链”的破局策略。
首先是固定交付铁证,律师指导林燕调取了2012年三笔款项的完整电汇凭证。凭证上,转账时间、金额、收款账户等信息一目了然,清晰证明了45万元已实际交付给张俊鹰。其次是锁定借贷合意,通过深挖两人早年沟通痕迹,将那句“宝贝放心,这钱我肯定还你”的微信记录作为核心证据固定,这句明确的还款承诺直接成为佐证借贷关系成立的关键。最后是中断诉讼时效,律师进一步搜集到林燕近三年通过微信、短信持续向张俊鹰催债的记录,这清晰表明她从未放弃债权,依法构成“诉讼时效中断”,可以反驳对方“过时效”的借口。
随后,冠领律师代理林燕向法院提起诉讼。庭审中,张俊鹰拿出早年的信用卡账单混淆视听,辩称部分钱款是“林燕刷他的卡后转回的”。对此,冠领律师当即予以有力反驳:“账单显示的消费均发生在借款之前,且实为张俊鹰的套现行为,与本案45万元借款毫无关联。”律师同时强调:“45万元远超情侣日常赠与的合理范畴,结合购房背景与明确的还款承诺,借贷关系确凿无疑。”
2025年8月,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,得到了法院的完全采纳。法院最终判决:张俊鹰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返还林燕借款本金45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。
被拖欠多年年的血汗钱,终于有了着落。这场胜诉,不仅为林燕讨回了公道,更给所有普通人敲响了警钟:情侣、亲友间借贷,务必留存书面借条等直接证据;若不慎未留凭证,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催债记录等间接证据也能形成维权链条。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专业的法律助力,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。(除冠领律师外,本文人为均为化名)
撰稿人:姚晓婷
审核主编:段光平